• 撒旦主義聖殿

    惡魔學

    研究聖經、次經、偽典、文學作品中的

    各種惡魔、外教神祇、虛構角色

    broken image

    路西法

    被誤譯的晨星

    broken image

    彼列

    侮辱非信徒之詞

    broken image

    亞巴頓

    末日蝗蟲驅使者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路西法

    Lucifer

    被誤譯的晨星

    broken image

    路西法,常被視為撒旦的惡魔路西法,實際上只是一篇講述古巴比倫亡國的聖經片段裡,用來影射古巴比倫王的字詞,實際上並非真實存在的惡魔,甚至在於聖經本身也僅提及過一次,只是隨著後世的翻譯轉錄、猶太傳統故事、中世紀文學作品的渲染之後,漸漸形成一位代表著墮落的強大天使


    路西法hêylêl(希伯來文הֵילֵל‎),原意為「閃亮的」,在聖經以賽亞書中提及,也是全篇聖經唯一一次提到,而原文中是描述閃亮的晨星之子墮落,是以賽亞暗指古巴比倫王所用的影射之詞;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中直接引用路西法作為魔鬼的本名,並描述上帝帶領聖子耶穌在天界巡遊時,要求天使們向耶穌下跪參拜,路西法不滿上帝的要求,便帶著天使叛變企圖推翻上帝,最終失敗墮落成為魔鬼撒旦,而跟隨路西法的天使也一同墮落成惡魔;但丁「神曲」中也是將路西法作為魔鬼本名,並描述形象為有三個頭的朱紅色巨人,因為反抗自身造物主而在地獄中囚禁受刑;「地獄辭典」中描述的路西法較不同於其他說法,以一個漂亮孩子的形象出現,並不是個可怕的惡魔,是地獄偉大的警衛。


    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14章12小節記載

    How art thou fallen from heaven, O Lucifer, son of the morning! how art thou cut down to the ground, which didst weaken the nations!

    粗略翻譯:你怎麼從天堂墜落?噢!路西法,早晨之子,你怎麼被砍到在地


    hêylêl本意為「閃亮的」,聖經翻譯成希臘文時翻成了Ἑωσφόρος晨星,而再翻譯成拉丁文時成了Lucifer光之使者,但後面再次翻譯時被視為一個名字(可能源自其音譯,希臘文與拉丁文翻譯的詞讀音非常接近),轉譯成英文後就失去原先的本意,變成一個名字,原先以賽亞書第14章整篇描述的是上帝對古巴比倫的毀滅,並用晨星來影射古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但經過將閃亮晨星替換成路西法這個名字後,變成描述傲慢天使對抗上帝失敗墮落,也因此出現墮落天使之說,成為最常見的撒旦名字。


    詳細資料可參考以下連結


    路西法,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B7%AF%E8%A5%BF%E6%B3%95


    路西法,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ucifer


    但丁神曲(30頁講述撒旦),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Divine_Comedy_(Longfellow_1867)/Volume_1/Canto_34


    失樂園(第五書描述路西法叛變),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74)/Book_V


    地獄辭典(路西法),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Lucifer


    以賽亞書第14章,相關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23&chapter=14


    流行文化中的路西法,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Devil_in_the_arts_and_popular_culture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彼列
    Belial

    侮辱非信徒之詞

    broken image

    彼列,常被視為撒旦別名的彼列,原先是聖經中用來侮辱他人的字詞,抨擊別人一文不值的詞語,後續文學與傳統文化中將其視為異教徒的代名詞,攻擊非信仰上帝的外教徒為一文不值的人


    彼列bĕli-yaal(希伯來文בְלִיַּעַל)又稱貝利亞爾,原意為「毫無價值」,在聖經中總共出現15次關於בְּנֵֽי-בְלִיַּעַל的記載,都是指稱他人為毫無價值、邪惡、反派之人,而在哥林多後書中有相關記載時,旁邊註記為撒旦的別名,因此彼列常被視為撒旦的另一個名字;在約翰•彌爾頓所著的「失樂園」一書中將彼列描述成一個行為舉止優雅人道的墮天使;而在「所羅門之匙」中描寫彼列為第68柱魔神,位階為國王,率領80個軍團,形象為駕駛著烈火戰車的墮天使;另外在雅克•科林•德•普蘭西的「地獄辭典」中寫到彼列是古腓尼基西頓人所信仰的神,率領許多天使起義,第一位被推翻的的天使,形象為在火車上的優雅天使。


    新約聖經哥林多後書第6章14至15小節記載

    Be ye not unequally yoked together with unbelievers: for what fellowship hath righteousness with unrighteousness? and what communion hath light with darkness?

    And what concord hath Christ with Belial? or what part hath he that believeth with an infidel?

    粗略翻譯:不要與不信者受到不平等的束縛,義與不義之間何來友誼?光與暗又何來交流?耶穌與彼列又怎能和睦?或者信仰者與異教徒怎能和睦?


    bĕli-yaal拆開後字義分別為:bĕli毫無,yaal價值,因此用來形容毫無價值的惡人,聖經中至少出現15次用來形容各種不信仰上帝之人、異教徒,甚至是未行割禮的外邦人,在未被聖經收錄的次經與偽經,甚至是死海古卷中都多次提到,大多用於形容人毫無價值與敵人,在死海古卷的「戰爭之卷」中則將猶太人的敵人形容為黑暗之子貝利亞bĕli-yaal,而在哥林多後書經文標注彼列為撒旦的另一個名字,因此彼列也常被視作為撒旦。


    詳細資料可參考以下連結

    彼列,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BD%BC%E5%88%97


    彼列,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elial


    賽達(西頓),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B5%9B%E8%BE%BE


    所羅門之匙(第68柱惡魔),相關網站

    http://www.esotericarchives.com/solomon/goetia.htm


    失樂園第一書(490頁記載彼列),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74)/Book_I


    地獄辭典(彼列),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B%C3%A9lial


    哥林多後書第6章,相關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47&chapter=6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亞巴頓
    Abaddon

    末日蝗蟲驅使者

    broken image

    亞巴頓,啟示錄中驅使蝗蟲肆虐的囚禁天使,有一說它象徵陰間、另一說它是服從上帝的死亡天使、還有一說它是殘暴的魔鬼撒旦,至今尚未定論的存在


    亞巴頓Ǎḇaddōn(希伯來文אבדון‎)又稱阿巴頓、亞玻倫(希臘文),原意為「破壞」、「厄運」時常與地獄(Sheol)一同提及,在聖經啟示錄中提到亞巴頓是無底洞之主,驅使著蝗蟲傷害人類,但對於亞巴頓有許多種解釋,有一說是象徵無底洞或地獄本身,也有一說是指執行上帝命令的死亡天使,而啟示錄內文的記載也僅提及亞巴頓,並沒有詳細描述外觀或形象,此外在聖經約伯記26:6、箴言15:11都有提到毀滅之地(陰間、地獄),在原希伯來文記載中皆是使用אבדון‎一詞,而在死海古卷「感恩讚美詩」亦有提及亞巴頓為陰間,約翰•彌爾頓在「復樂園」一書中則將亞巴頓作為無底洞的名字使用,「地獄辭典」中描述為第七級惡魔領袖,有時作為末日滅絕天使之名。


    新約聖經啟示錄9章7至11小節記載

    And the shapes of the locusts were like unto horses prepared unto battle; and on their heads were as it were crowns like gold, and their faces were as the faces of men. 

    And they had hair as the hair of women, and their teeth were as the teeth of lions. 

    And they had breastplates, as it were breastplates of iron; and the sound of their wings was as the sound of chariots of many horses running to battle. 

    And they had tails like unto scorpions, and there were stings in their tails: and their power was to hurt men five months. 

    And they had a king over them, which is the angel of the bottomless pit, whose name in the Hebrew tongue is Abaddon, but in the Greek tongue hath his name Apollyon.

    粗略翻譯:那些蝗蟲的模樣就像準備戰鬥的馬,頭上戴著黃金般的頭冠,臉就像男人的臉,有著如同女人般的頭髮,牙齒如同獅子的尖牙,胸前有著鐵製的胸甲,振翅的聲音如同萬馬拉著戰車奔騰,它們的尾巴就像蠍子一樣,帶著尖刺用來折磨人類五個月,它們有著一個無底洞的天使作為王,希伯來文叫他「亞巴頓」,希臘文則稱他為「亞玻侖」。


    Ǎḇaddōn,希伯來文是אבדון‎,字義是指「丟失」、「淪陷」,在聖經約伯記26:6、箴言15:11都有使用這一詞意指毀滅之地、陰間,而在啟示錄9:11提及時則是專有名稱,指一位在無底洞的蝗蟲之王、毀滅者、天使,因為操控著蝗蟲傷害人類,所以後世一些聖經學者賦予亞巴頓邪惡的形象,甚至稱其為撒旦,至今對於亞巴頓到底是天使、惡魔還是地名依然存在許多不同派系的說法,也有一些將聖經對於亞巴頓蝗蟲的形象套用在亞巴頓身上,將其描述成頭戴金冠馬身蠍尾的惡魔。


    亞巴頓,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4%BA%9E%E5%B7%B4%E9%A0%93


    亞巴頓,英文維基頁面(資料詳細)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4%BA%9E%E5%B7%B4%E9%A0%93


    復樂園(620頁提到亞巴頓),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Regained/Book_4


    地獄辭典(亞巴頓),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Abaddon


    啟示錄第9章,相關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_kjv.php?book=66&chapter=9


    啟示錄第9章,希臘文聖經網址

    https://biblehub.com/interlinear/study/revelation/9.htm


    約伯記第26章,希伯來文聖經網址

    https://biblehub.com/interlinear/study/job/26.htm


    箴言第15章,希伯來文聖經網址

    https://biblehub.com/interlinear/study/proverbs/15.htm


    死海古卷「感恩讚美詩」碎片,相關網址

    http://orion.mscc.huji.ac.il/cave/megila4.shtml


    流行文化中的亞巴頓,維基百科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baddon_in_popular_culture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阿撒茲勒

    Azazel

    贖罪日的替罪羊

    broken image

    阿撒茲勒


    阿撒茲勒ʿAzāzīl(希伯來文עֲזָאזֵל),又稱亞撒勒、阿撒澤爾,原意為「全部刪除」,在利未記中有多次提到,與贖罪日儀式有關,有一說是作為名字,有一說則是象徵荒野,另一說則是儀式中的替罪羊,還有象徵上帝之力的說法,後世則加上了邪惡、惡魔的元素,在偽經「以諾書」中描述成一個教導人類禁忌知識(製造武器與裝甲)的墮落天使;「地獄辭典」中記載為二階惡魔,山羊的守護者;「失樂園」的阿撒茲勒則記載為智天使的身高,皮膚帶著寶石與黃金的光澤,手持熾天使的武器與獎盃,屬於四種撒旦軍隊的標準士兵之一。


    舊約聖經利未記第16章6至10小節記載

    And Aaron shall offer his bullock of the sin offering, which is for himself, and make an atonement for himself, and for his house.

    And he shall take the two goats, and present them before the LORD at the door of the tabernacle of the congregation.

    And Aaron shall cast lots upon the two goats; one lot for the LORD, and the other lot for the scapegoat.

    And Aaron shall bring the goat upon which the LORD's lot fell, and offer him for a sin offering.

    But the goat, on which the lot fell to be the scapegoat, shall be presented alive before the LORD, to make an atonement with him, and to let him go for a scapegoat into the wilderness.

    粗略翻譯:亞頓要獻祭他的公牛,為了自己與家庭贖罪,而他要獻祭兩隻山羊給上帝,在會眾的會幕門前,亞頓要施捨許多在兩隻山羊上,一隻獻給上帝,另一隻則為替罪羊,而亞頓要那羊帶到上帝前,給予他一個罪的供品,但那隻替罪羊要活著呈現在上帝面前,得以做出贖罪,並且讓牠作為替罪羊進入荒野。


    附註:這個翻譯版本中沒有提到阿撒茲勒的名字,許多後世翻譯的版本中都把阿撒茲勒用替罪羊代替了,但最早的希伯來文確實有記載。


    ʿAzāzīl,希伯來文是עֲזָאזֵל,其中有許多種翻譯,「地獄」、「該死的」、「全部刪除」,目前尚未有對於這詞的定論,許多英文轉譯版本將阿撒茲勒改成替罪羊,不過中文版本則又改回來了,目前對於阿撒茲勒有許多種解釋,一個說法為荒野的代名詞,也有作為名稱象徵神靈的名字,也有一說是因為替罪羊消除人們的罪惡,所以視為一種上帝的力量,而偽經以諾書第8章所寫到的墮天使中提到阿撒茲勒,並描述成教導人類製造刀、劍、盾牌、化妝等知識的墮天使,第10章則說到阿撒茲勒因為它所教導的不義,而被大天使拉斐爾束縛手腳並丟入黑暗之中,直到大審判的日子丟入火湖中,但除了偽經有對於其邪惡形象的記載外,正典聖經是沒有指稱阿撒茲勒為惡魔的。


    詳細資料可參考以下連結

    阿撒茲勒,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9%98%BF%E6%92%92%E8%8C%B2%E5%8B%92


    阿撒茲勒,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zazel


    利未記第16章,相關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_kjv.php?book=3&chapter=16


    利未記第16章希伯來文版本,相關網址

    https://biblehub.com/interlinear/leviticus/16-8.htm


    以諾書第8章,相關網址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The_Book_of_Enoch_(Charles)/Chapter_08


    以諾書第10章,相關網址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The_Book_of_Enoch_(Charles)/Chapter_10


    地獄辭典(阿撒茲勒),相關網址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Azazel


    失樂園(535頁記載阿撒茲勒),相關網址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74)/Book_I


    流行文化中的阿撒茲勒,維基百科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zazel_in_popular_culture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別西卜

    Beelzebub

    被污蔑成蒼蠅的外教神祇

    broken image

    別西卜


    巴力西卜Ba'al Zəbûb(希伯來文בַּעַלזְבוּב),又稱別西卜、貝耳則步(天主教翻譯),原意為「蒼蠅王」,據信是非利士人崇拜的神明,在列王紀下中則記載別西卜是非利士人城市「以革倫」的神明,在馬太福音中也有相關記載,後世被記載為七原罪中的暴食之罪,在約翰•彌爾頓所著的「失樂園」一書中被描述成一位強大的熾天使,在創世紀戰爭中戰敗後墮落;而雅克•科林•德•普蘭西所著的「地獄辭典」中則描述成能夠飛行的巨大蒼蠅魔王,此外在基督教的神學資料中時常將其記載魔鬼的另一個名字並類似於撒旦。


    舊約聖經列王紀下第1章1至4小節記載

    Then Moab rebelled against Israel after the death of Ahab.

    And Ahaziah fell down through a lattice in his upper chamber that was in Samaria, and was sick: and he sent messengers, and said unto them, Go, enquire of Baalzebub the god of Ekron whether I shall recover of this disease.

    But the angel of the LORD said to Elijah the Tishbite, Arise, go up to meet the messengers of the king of Samaria, and say unto them, Is it not because there is not a God in Israel, that ye go to enquire of Baalzebub the god of Ekron?

    Now therefore thus saith the LORD, Thou shalt not come down from that bed on which thou art gone up, but shalt surely die. And Elijah departed.

    粗略翻譯:在亞哈死後,摩押背叛了以色列,亞哈謝在撒瑪利亞,一次從房裡的圍欄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上帝的使者對提斯比人以利亞說:「起來,去見撒瑪利亞王的使者,告訴他們難道以色列沒有神才跑去詢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嗎?」,因此上帝如此說:「你不可從你所上去的那張床下來,必定會死」說完以利亞便離開了。


    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12章24至28小節記載

    But when the Pharisees heard it, they said, This fellow doth not cast out devils, but by Beelzebub the prince of the devils.

    And Jesus knew their thoughts, and said unto them, Every kingdom divided against itself is brought to desolation; and every city or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shall not stand:

    And if Satan cast out Satan, he is divided against himself; how shall then his kingdom stand?

    And if I by Beelzebub cast out devils, by whom do your children cast them out? therefore they shall be your judges.

    But if I cast out devils by the Spirit of God, then the kingdom of God is come unto you.

    粗略翻譯:當法利賽人聽到後,他們說耶穌並不是靠自身驅趕魔鬼,而是藉由惡魔王子別西卜趕鬼,耶穌知道他們的想法後告訴他們:「任何王國反對它自身必帶來滅亡,任何城市、房子反對它自身必無法立足,那麼如果撒旦驅逐撒旦,他反對他自身,他的王國又怎麼立足?而如果我利用別西卜驅趕魔鬼,那麼你們的孩子將誰驅趕出去?因此,他們便要斷定你們,但如果我是用神的靈趕鬼,那麼神的國度便將降臨於你們。」


    Ba'alZəbûl本身字義拆解開來是指「領袖神」,Ba'al本身是以革倫非利士人信奉的神明之一,Zəbûl則意指領袖,但納入希伯來文後則改以Ba'alZebul稱呼,其帶有著翻譯諧音的貶義,Zebul在希伯來文中意指“施肥”、“大便”,再加上非利士人似乎有崇拜蒼蠅的習俗,因此將非利士人的神明稱為大便之神,貶低並侮辱他們的神明ba'al,因此後世基督教則將Ba'alZəbûl視為蒼蠅王、惡魔、鬼王等邪惡的存在,成了廣為人知的鬼王別西卜,而耶穌被懷疑驅使別西卜趕鬼時回答到:「撒旦怎能驅趕撒旦呢?」,因此別西卜亦被視為撒旦。


    詳細資料可參考以下連結

    別西卜,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B7%B4%E5%8A%9B%E8%A5%BF%E5%8D%9C


    別西卜,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eelzebub


    巴力,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B7%B4%E5%8A%9B


    以革倫(非利士人城市),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4%BB%A5%E9%9D%A9%E4%BC%A6


    地獄辭典(別西卜),法文維基資源頁面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Belzebuth


    失樂園(80頁記載別西卜),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74)/Book_I


    列王紀下第1章,相關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12&chapter=1


    馬太福音第12章,相關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php?book=40&chapter=12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莉莉斯

    Lilith

    原始信仰結合後世文學的產物

    broken image

    莉莉斯


    莉莉斯Lîlîṯ(希伯來文לִילִית),原意為「夜間生物」,全篇聖經僅在以賽亞書中提及一次,根據相對應記載,後世曾翻譯成「夜習性生物」、「貓頭鷹」、「夜鳥」、「吸血鬼」,在中世紀匿名文本「便西拉的字母」一書中詳細描寫了莉莉斯的源由與故事,也成為後世最常見的形象;而「死海古卷」中的賢者之歌編號4Q510-511的章節則是目前可考最早關於莉莉斯的記載,其中也把莉莉斯與惡魔相稱;偽經「光輝之書」中記載莉莉斯離開亞當後成為墮天使薩麥爾的妻子(但查閱不到相關記載的經文片段);「地獄辭典」描寫莉莉斯為會殺害新生兒的魅魔,後世部分有神論撒旦教將莉莉斯視為女神崇拜,將其視為惡魔之母、性愛女神、撒旦妻子等。


    希伯來文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34章14小節

    ופגשו ציים את־איים ושעיר על־רעהו יקרא אך־שם הרגיעה לילית ומצאה לה מנוח׃


    參考網站希伯來文翻譯:遇見沙漠的野獸,野羊、野狼與伴侶對叫,夜間生物(莉莉斯)她自主休息,找一個歇息的地方。


    Lîlîṯ,希伯來文是לִילִית,原意為「夜行性」,亞述和巴比倫的阿卡德語中,莉莉(lili)和莉莉圖(līlītu)意思是精神,在各種不同聖經的翻譯中出現吸血鬼、夜魔、夜鳥等詞義,而最常見的翻譯是貓頭鷹,但後世在一些猶太文學中被附上了襲擊孕婦、殺害嬰兒、晚上誘惑男性的邪惡形象,普遍的外貌描寫是留有長髮的半惡魔形象女子,而最早可能源自蘇美爾神話的一種惡魔,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銘文中則有記載帶來疾病的風暴女神Līlītu,普遍被視為猶太教文學中所挪用的形象。


    「便西拉的字母」一書中寫到先知便西拉在為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兒子治病時,畫出了一個護身符,而當尼布甲尼撒二世詢問其這個護身符時,便西拉則講述了莉莉斯的故事,說到莉莉斯為亞當的第一任妻子,最早於創世紀1:27中上帝依照自身形象創造人,其中有男有女,而當時創造的便是亞當與莉莉斯,但亞當與莉莉斯開始爭鬥,莉莉斯不滿於屈身亞當之下,亞當認為他應當在上而莉莉斯則在最底下,莉莉斯則認為她與亞當都是從地球中製造出來的,因此兩者應當平等,兩者都不願傾聽妥協,莉莉斯便喊出了不可言喻之名並飛離了伊甸園,亞當則告訴上帝祂賜予的女人跑掉了,因此上帝派出了三個天使去將莉莉斯帶回來,上帝告訴亞當,如果莉莉斯願意回來就算了,但要是她不願回來就必須允許每天死去一百個孩子,天使在淹沒埃及軍隊的海洋上追到了莉莉斯並轉告了上帝的話,但莉莉斯依然不願回去,天使則喊道要將她淹死在海裡,莉莉斯說到:「滾開,我被創造出來只會造成嬰兒生病,如果是男孩我會在他出生八天後統治他,女孩則是二十天」,天使聽到後依然執意要將莉莉斯帶回去,但莉莉斯對他們依上帝之名發誓:「如果我在嬰兒的護身符上看到天使的名字或形象,我便不會對嬰兒出手」,並同意了每天死去一百個孩子,因此每一天都會有一百個惡魔死去,而基於誓言,我們將天使之名寫在護身符上,一旦莉莉斯看到護身符上的天使之名,便會想起她的誓言,孩子就會康復了。


    附註:原始內容收錄在下方連結的便西拉聖經,此外亦附上希伯來文版本網址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莉莉斯,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8E%89%E8%8E%89%E6%96%AF


    莉莉斯,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ilith


    死海古卷,編號4Q510,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4Q510%E2%80%93511


    便西拉的字母,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4%BE%BF%E8%A5%BF%E6%8B%89%E7%9A%84%E5%AD%97%E6%AF%8D


    便西拉的字母,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ilith


    便西拉聖經,相關網址

    http://www.lilithgallery.com/library/lilith/The-Bible-of-ben-Sira.html


    便西拉的字母,希伯來文版本網址

    https://www.sefaria.org/Otzar_Midrashim%2C_The_Aleph_Bet_of_ben_Sira%2C_The_Alphabet_of_ben_Sira%2C_(alternative_version)?lang=en


    偽經「光輝之書-佐哈爾」,維基資源

    https://he.m.wikisource.org/wiki/%D7%A1%D7%A4%D7%A8_%D7%94%D7%96%D7%94%D7%A8


    地獄辭典(莉莉斯),法語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Lilith


    美索不達米亞惡魔(莉露),立陶宛維基頁面

    https://lt.m.wikipedia.org/wiki/Lilu


    流行文化中的莉莉斯,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ilith_in_popular_culture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瑪門

    Mammon

    被妖魔化的財富、敘利亞財神

    broken image

    瑪門


    瑪門māmōn(希伯來文ממון),原意為「財富」,在馬太福音中有所記載,象徵著對金錢的慾望,並將其描述成具有人格化的名字,因此被視為一種象徵金錢的惡魔、財神,而「地獄辭典」引用失樂園中描述的形象;「失樂園」描述瑪門為墮落的天使,他的外表與想法總是向下彎,為了欣賞更多天堂之路的財富,相比享受神聖的祝福反而更加注重天堂之路的財富,因此普遍形象為彎腰駝背的惡魔,後世因為其象徵而被視為七原罪的貪婪之罪。


    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6章24小節

    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 for either he will hate the one, and love the other; or else he will hold to the one, and despise the other. Ye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

    粗略翻譯:沒有人可以祀奉兩個主人,要嘛憎恨其中一個並愛另一個,否則他將會抓著一個同時渴望另一個,你不能同時祀奉上帝與瑪門。


    māmōn,希伯來文ממון,原意指「金錢」,本意是講述人們不能同時信奉上帝與金錢,原希伯來文翻譯成拉丁文後再轉譯成希臘文μαμωνᾶς,但這詞似乎是源於敘利亞方言的描述的敘利亞神、財神,因此在中世紀開始被人格化而添加邪惡、貪婪、不正當收益的象徵,成為一種邪惡的財神、惡魔,變成一種象徵對於財富過於貪婪的追求,而Mammon一詞在中東、歐洲等許多語系中都象徵財富、金錢。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瑪門,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7%8E%9B%E9%97%A8


    瑪門,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mmon


    馬太福音第6章,相關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_kjv.php?book=40&chapter=6


    地獄辭典(瑪門),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Mammon


    失樂園(670頁記載瑪門),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I


    流行文化中的瑪門,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mmon_in_literature,_film,_and_popular_culture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亞斯她錄

    Asteroth

    被貶低、污蔑的外教女神

    broken image

    亞斯她錄


    亞斯她錄Asteroth(希伯來文עַשְׁתֹּ֔רֶת)又稱亞斯塔錄、亞舍拉,本身屬於專有名字,聖經列王紀中提及,並描述為西多尼亞人(西頓人)崇拜的外教女神之名,在「失樂園」中描寫到西多尼亞人將亞斯她錄視為天堂女王膜拜;「地獄辭典」記載亞斯她錄是強大的地獄大公爵,有著墮天使的形象並騎著一條巨龍,左手持毒蛇,身上帶著一股惡臭,了解過去與未來的所有歷史,指揮著40個軍團,認為自身受到不公正的處罰,被視為訪視浮士德的地獄七王子之一;「所羅門之匙」中描述為有著美麗天使外貌的強大地獄公爵,騎在地獄龍身上,右手持毒蛇,呼出惡臭的氣息,他會回答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答案,通曉所有秘密與科學,他非常樂意討論天使的墮落。


    舊約聖經列王紀第11章第5小節記載

    For Solomon went after Ashtoreth the goddess of the Zidonians, and after Milcom the abomination of the Ammonites

    粗略翻譯:因為所羅門王追隨了西多尼亞人的女神亞斯她錄,與亞捫人的憎惡之神莫洛克(摩洛奇)。


    舊約聖經列王紀第11章第33小節記載

    Because that they have forsaken me, and have worshipped Ashtoreth the goddess of the Zidonians, Chemosh the god of the Moabites, and Milcom the god of the children of Ammon, and have not walked in my ways, to do that which is right in mine eyes, and to keep my statutes and my judgments, as did David his father.

    粗略翻譯:因為他們遺棄了我,轉而敬拜西多尼亞人的女神亞斯她錄、摩押人的神基抹、以及亞蒙子嗣所崇拜的神莫洛克,背棄了我的道路,不再行我眼中的義,不再遵從我的律法與判斷,就如同大衛的父親(掃羅)一樣。


    Asteroth,希伯來文עַשְׁתֹּ֔רֶת,專有名字源自於腓尼基女神阿斯塔特Astarot,是古代迦南人的信仰之一,據信阿斯塔特與美索不達米亞的女神伊什塔爾Ishtar有聯繫,亦有與古代中東信仰的母神Asherah有關的說法,但在文獻資料中相對模糊不定,在腓尼基信仰中屬於掌管生育、性愛、戰爭的女神,但隨著猶太教文化將其惡魔化,以及後世的文學中添加的形象,亞斯她錄變成男性的惡魔形象,並與路西法、別西卜有相同地位。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亞斯她錄,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4%BA%9E%E6%96%AF%E5%A5%B9%E9%8C%84


    亞斯她錄,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staroth


    阿斯塔特,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starte


    所羅門之匙(第29位亞斯她錄),相關網址

    https://www.sacred-texts.com/grim/bcm/bcm56.htm


    地獄辭典(亞斯她錄),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Astaroth


    失樂園(430頁亞斯她錄),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74)/Book_I


    流行文化中的亞斯她錄,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staroth_in_popular_culture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摩洛奇

    Moloch

    牛頭形象的外教神祇

    broken image

    摩洛奇


    摩洛奇Moloch(希伯來文מֹלֶךְ)原意為「國王」,在聖經利未記、列王紀、耶利米書都有多次提及,在古代信仰中與用火焚燒兒童獻祭有關,也有一說是用火進行淨化的儀式而非燒死兒童,「失樂園」一書中將其描寫成恐怖君王,身上塗抹著犧牲者的血液與父母之淚,伴隨著著鼓、鈴鼓的嘈雜噪音,失樂園第二書中摩洛奇在議會上主張與上帝開戰;「地獄辭典」中描述摩洛奇為地獄議會的成員,坐在寶座上頭頂皇冠,外表像是一個牛頭人,是一個可怕的惡魔,被母親的眼淚與孩童的鮮血覆蓋,亞捫人造的摩洛奇雕像有七個櫥櫃,分別裝著麵粉、鴿子、綿羊、公羊、小牛、牛與孩童,當人們獻祭兒童給摩洛奇時,在雕像內點燃大火,為了不聽到孩子的哭喊,父親在雕像外面敲打鼓、鈴鼓製造噪音。


    舊約聖經利未記第20章3小節記載

    And I will set my face against that man, and will cut him off from among his people; because he hath given of his seed unto Molech, to defile my sanctuary, and to profane my holy name

    粗略翻譯:而我(耶和華)會與這個人翻臉,並將他從他的人民中除去,因為他將自己的子嗣獻給摩洛奇,玷污了我的聖所、褻辱我的聖名。


    舊約聖經列王紀第11章7小節記載

    Then did Solomon build an high place for Chemosh, the abomination of Moab, in the hill that is before Jerusalem, and for Molech, the abomin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Ammon.

    粗略翻譯:然而所羅門建造了丘壇給摩押人的可憎之神基抹、亞蒙子嗣的可憎之神摩洛奇,就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丘上。


    Moloch,希伯來文מֹלֶךְ,原意為「國王」,為亞捫人信仰的神明之名,而猶太教文化中將其原先的讀音改成Molek,是將希伯來文單詞בּשֶׁת「恥辱bosheth」的元音插入,將原先亞捫人的神明貶低成恥神,轉譯成拉丁文有許多種拼寫方式Mollok、 Milcom、Malcam,在猶太教文化中描寫成將人丟進銅製牛雕像中火烤的刑罰,也就成了後世著名的殘忍刑罰「西西里公牛」。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摩洛奇,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91%A9%E6%B4%9B


    摩洛奇,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oloch


    失樂園(390頁記載摩洛奇),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I


    失樂園(第二書40至100頁),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II


    地獄辭典(摩洛奇),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Moloch


    西西里公牛,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razen_bull


    流行文化中的摩洛奇,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oloch_in_literature_and_popular_culture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基抹

    Chemosh

    被敵視的外教神祇

    broken image

    基抹


    基抹Chemosh(希伯來文כמש),原意為摩押人、亞捫人的神靈之名,在聖經士師記、列王紀、民數記與耶利米書都有提及,分別指稱為摩押人與亞捫人的神靈,此外在1868年發現的米沙石碑中亦有記載摩押人與以色列人的戰爭,其中提到將婦女兒童獻給基抹神,「失樂園」中則描寫為一個褻瀆、恐懼的惡魔,有著淫亂狂歡的儀式(許多文章都記載基抹為破壞者,魚人形象,但完全找不到史實資訊佐證)。


    舊約聖經士師記第11章24小節記載

    Wilt not thou possess that which Chemosh thy god giveth thee to possess? So whomsoever the LORD our God shall drive out from before us, them will we possess.

    粗略翻譯:你不會接受你的神基抹給予的嗎?同樣的,我們的上帝給予我們的,我們都會擁有。


    舊約聖經列王紀第11章7小節記載

    Then did Solomon build an high place for Chemosh, the abomination of Moab, in the hill that is before Jerusalem, and for Molech, the abomin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Ammon.

    粗略翻譯:然而所羅門建造了丘壇給摩押人的可憎之神基抹、亞蒙子嗣的可憎之神摩洛奇,就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丘上。


    Chemosh,希伯來文כְּמוֹשׁ,意指摩押人的神靈,1868年左右在約旦發現一塊保存完好的石碑,具推測大約是西元前840年所製成,並記載了古代摩押人與以色列人的戰爭,其中亦有提及他們所崇拜的神靈基抹神𐤊𐤌𐤔,但這石碑在1869年受到破壞,經過擠壓修復後依然遺失了部分內容,但整體內文依然完整保存下來,詳細碑文可以參考底下的連結,嚴格來說這個神靈沒有被猶太文化曲解成惡魔,而是被視為邪神的存在,再被後世文化添加負面形象成為惡魔。


    民數記21:29、耶利米書48:7,13,46、列王紀上11:7、列王紀下23:13、士師記11:24等處都有基抹神的記載,但形象與外貌的描述非常少,僅描述為令人憎惡的外教邪神。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基抹,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9F%BA%E6%8A%B9


    基抹,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hemosh


    失樂園(400頁提到基抹),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I


    米沙石碑,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esha_Stele


    米沙石碑,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7%B1%B3%E6%B2%99%E7%9F%B3%E7%A2%91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貝爾芬格

    Belphegor

    用於屠殺信徒的藉口

    broken image

    貝爾芬格


    貝爾芬格baʿal-pəʿōr(希伯來文בעל פעור),起源於摩押的神祇baalpeor,聖經民數記、申命記中皆有所提及,似乎與荒淫狂歡的儀式有關,被視為一種生殖力的象徵崇拜著,「失樂園」中描述它與基抹為同一個惡魔,內文寫Peor是基抹Chemosh的另一個名字;「地獄辭典」中則將其描述成一個善於發明的惡魔,經常使用著美女的外貌,摩押人在Phegor山上膜拜它,而插圖中則繪製成有著角、尖下巴、蓄鬍的惡魔,中世紀基督教則將其視為七原罪的怠惰之罪所象徵的惡魔。


    舊約聖經申命記第4章3小節

    Your eyes have seen what the LORD did because of Baalpeor: for all the men that followed Baalpeor, the LORD thy God hath destroyed them from among you.

    粗略翻譯:你們的眼睛將會見證上帝因貝爾芬格所行之舉,所有追隨貝爾芬格的人,主、上帝將會摧毀他們。


    舊約聖經民數記第25章1至5小節

    And Israel abode in Shittim, and the people began to commit whoredom with the daughters of Moab. 

    And they called the people unto the sacrifices of their gods: and the people did eat, and bowed down to their gods. 

    And Israel joined himself unto Baalpeor: and the anger of the LORD was kindled against Israel. 

    And the LORD said unto Moses, Take all the heads of the people, and hang them up before the LORD against the sun, that the fierce anger of the LORD may be turned away from Israel. 

    And Moses said unto the judges of Israel, Slay ye every one his men that were joined unto Baalpeor.

    粗略翻譯:然而以色列人居留在希提姆,人們開始與摩押的女兒們姦淫,而他們請人們食用供奉神明的祭品,人們便吃祭品並跪拜他們的神明,以色列人加入他們信奉貝爾芬格,因此上帝將憤怒降於以色列人,上帝告訴摩西:「將所有人斬首,並將他們都吊起來,在上帝面前曝曬於太陽之下,致使上帝的憤怒遠離以色列人」,因此摩西告訴以色列的審判官,殺掉所有加入信奉貝爾芬格的人們。


    baʿal-pəʿōr,希伯來文בעל פעור,意指摩押的一位神靈,有許多字義解釋,其中的baal在希伯來文聖經中提及超過90次,意指神明一詞,也有作為專屬名稱的使用,而pəʿōr則有可能是指山或山名,一座位於約旦東部的山,並與摩押人的信仰有關,可推測為摩押的某位山神,而在希伯來文詞根中p'r代表「撐開」、「張開」,常用於嘴或肛門,似乎又是一種用來污蔑外教神的形式,意指他們崇拜這個神明時的儀式與性有關,亦或者直接用排泄物來污蔑此外教神祇。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貝爾芬格,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B2%9D%E7%88%BE%E8%8A%AC%E6%A0%BC


    貝爾芬格,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elphegor


    巴力,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aal


    Peor的解釋,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Peor


    Peor異端,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Heresy_of_Peor


    希提姆,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bila_(Peraea)


    地獄辭典(貝爾芬格),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Belph%C3%A9gor


    失樂園(410頁提及),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I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亞得米勒Adrammelech

    被妖魔化的外教神祇

    broken image

    亞得米勒


    亞得米勒Adrammelech,(希伯來文אֲדֹרָמֶלֶךְ),原意為西法瓦音人的神祇,與另一個神祇安娜梅勒Anammelech一同被提及,列王紀下中提到西法瓦音人焚燒孩子祭祀亞得米勒,但在後面的篇章有寫到亞得米勒是亞述王西拿基的兒子之一,甚至暗殺了自己的父親,「失樂園」第六書中描述天使烏列爾與天使拉斐爾戰勝了亞得米勒與阿茲莫代;「地獄辭典」中則描述亞得米勒為地獄惡魔君主衣櫥的管家,惡魔高級理事會的主席,有時會使用孔雀的型態出現。


    舊約聖經列王紀下第17章31小節記載

    And the Avites made Nibhaz and Tartak, and the Sepharvites burnt their children in fire to Adrammelech and Anammelech, the gods of Sepharvaim.

    粗略翻譯:亞瓦人造匿哈、他珥他,而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燒他們的孩童獻祭給亞得米勒與安娜梅勒,兩位塞帕爾瓦姆的神祇。


    舊約聖經列王紀下第19章37小節記載

    And it came to pass, as he was worshipping in the house of Nisroch his god, that Adrammelech and Sharezer his sons smote him with the sword: and they escaped into the land of Armenia. And Esarhaddon his son reigned in his stead.

    粗略翻譯:一天過去,當他在尼斯洛神殿祭祀時,他的兒子亞得米勒與沙利色用劍暗殺了他,接著他們逃跑到亞美尼亞,而他的兒子以薩哈頓接替他為王。


    Adrammelech,希伯來文אֲדֹרָמֶלֶךְ,意指西法瓦音人的神祇,與Anammelech(עֲנַמֶּלֶךְ)一起被記載為外教神祇,但後續經文又寫到亞得米勒是亞述王西拿基的兒子,在後世形象中被添加了邪惡的形象,實際的記載相當稀少,而亞得米勒在聖經記載中也僅作為外教神祇,是後世才添加上惡魔形象的。此外聖經中的西法瓦音人亦是被亞述人驅趕出去的一支民族。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亞得米勒,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4%BA%9A%E5%BE%97%E7%B1%B3%E5%8B%92


    亞得米勒,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drammelech


    地獄辭典(亞得米勒),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Adramelech


    失樂園(六書360頁提及),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VI


    列王紀下,相關經文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_kjv.php?book=12&chapter=17

  • 聖經所記載的惡魔:

    安娜梅勒Anammelech

    替上帝背鍋的外教女神

    broken image

    安娜梅勒


    安娜梅勒Anammelech(希伯來文עֲנַמֶּלֶךְ),原意為西法瓦音人的神祇,與另一個神祇亞得米勒Adrammelech一同被提及,聖經中僅列王紀下提及一次而已,沒有詳細的描述與形象,僅敘述與焚燒兒童祭祀的儀式有關,「地獄辭典」中描述為黑暗精靈,有著鵪鶉的身影,她的名字意味著好國王,此外學者認為她是象徵月亮的惡魔。


    舊約聖經列王紀下第17章31小節記載

    And the Avites made Nibhaz and Tartak, and the Sepharvites burnt their children in fire to Adrammelech and Anammelech, the gods of Sepharvaim.

    粗略翻譯:亞瓦人造匿哈、他珥他,而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燒他們的孩童獻祭給亞得米勒與安娜梅勒,兩位塞帕爾瓦姆的神祇。


    Anammelech,希伯來文עֲנַמֶּלֶךְ,為外教神祇的專有名稱,有一解釋為她的名稱代表著“Anu是國王”,因此推測安娜梅勒可能為Anu的女兒,實際上安娜梅勒的記載、描述與外貌幾乎沒有資料,在聖經記載也僅是一位外教神祇,連同地獄辭典的形象亦沒有詳細描述與插圖。


    「後世中傳聞她是撒旦的奴僕,負責誘拐該隱的靈魂,她讓該隱看到異象,亞伯的子嗣都在享樂,而自己的子嗣卻在痛苦勞動,甚至淪為亞伯子嗣的奴隸,從異象中醒來的該隱非常憤怒的與亞伯對峙,亞伯祈求該隱的憐憫而跪在該隱腳邊,此時安娜梅勒再才干預該隱,讓他將亞伯的身形看做毒蛇,因此該隱殘忍的殺害了亞伯,隨後該隱陷入了絕望與痛苦並逃到了曠野,此後安娜梅勒持續化做亞伯的鬼魂折磨該隱,而一生充滿悔恨的該隱最後在一隻老虎的嘴下救下一個婦人與幾個孩子,從而實現某種救贖,這才發現救下的是他自己的家人。」以上的這段故事沒找到原始出處,因此完全僅供參考。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安娜梅勒,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nammelech


    地獄辭典(阿納梅萊西),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Anamelech


    列王紀下,相關經文網址

    https://www.ebaomonthly.com/bible/bible_cuv_kjv.php?book=12&chapter=17

  • 偽經所記載的惡魔:

    莫斯提馬

    Mastema

    偽經中的墮天使領導

    broken image

    莫斯提馬


    莫斯提馬Mastema(希伯來文מַשְׂטֵמָה),原意為「仇恨」,正典聖經中沒有提及,而是記載於「偽經禧年記」中的惡魔,根據禧年記內容描述莫斯提馬原是守護天使的領導,但隨著他與人類婦女交合並產下拿非利人後他成為了墮天使,並在大洪水來臨前向上帝求情,而根據他反叛的舉動,莫斯提馬也曾被視為撒旦。


    偽經禧年記是取用偽經「以諾書」的第1至36章為基準而延伸的作品,根據禧年記第10章8小節的內容記載:

    And the chief of the spirits, Mastêmâ, came and said: 'Lord, Creator, let some of them remain before me, and let them harken to my voice, and do all that I shall say unto them; for if some of them are not left to me, I shall not be able to execute the power of my will on the sons of men; for these are for corruption and leading astray before my judgment, for great is the wickedness of the sons of men.'And He said: Let the tenth part of them remain before him, and let nine parts descend into the place of condemnation.'

    粗略翻譯:而眾靈領袖“莫斯提馬”來了並說道:「主,造物者,讓留下他們的一部分與我一起,讓他們聽我的話,盡可能去做我所說的;如果它們沒有留給我,我將不能對於人子施展我的力量,因為在我的審判之前人子是腐敗且誤入歧途,因為人子是極其邪惡的」,因此上帝說道:「讓第十部分的他們(墮天使、拿非利人)與他(莫斯提馬)同在,而其他九部分的墜入罪惡之地」


    Mastēmāh,希伯來文מַשְׂטֵמָה,原意為「仇恨」、「敵意」、「迫害」,現今正典聖經內並沒有提及,連同另一本偽經以諾書都沒有提到,而是在偽經禧年記中才有提及,根據內文的記載莫斯提馬是守護天使的領導者,也是上帝麾下的天使之一,但因為守護天使與人類女子交合產下拿非利人,造成各種罪惡與暴行,因此上帝打算用洪水滅世來還原世界,而莫斯提馬向上帝求情保留了1/10的墮天使,並且藉由這些墮天使去誘惑後面的人類犯罪,因為這些舉動與背叛的行徑,莫斯提馬也曾被視為惡魔撒旦,但也有部分信徒認為莫斯提馬的行為是受上帝許可的,將莫斯提馬視為人類的考驗者,而因為禧年記本身被歸類於偽經是不具參考價值的,所以莫斯提馬比較默默無聞。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莫斯提馬,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8E%AB%E6%96%AF%E6%8F%90%E9%A6%AC


    莫斯提馬,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stema


    禧年記,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Book_of_Jubilees


    禧年記(10:8提到莫斯提馬),相關網址

    http://www.pseudepigrapha.com/jubilees/10.htm


    ps.完全找不到有關莫斯提馬的畫作與形象,只能引用視為守望天使的形象做圖示了。

  • 次經所記載的惡魔:

    阿斯摩太Asmodeus

    次經、後世文學中知名的惡魔

    broken image

    阿斯摩太


    阿斯摩太Asmodeus(希伯來文אשמדאי),又稱阿斯莫迪斯、阿斯莫德,記載於「次經多俾亞傳」中,被描述為一個附身在女性身上的惡魔,最終在天使拉斐爾協助下被驅逐,在後世文學作品「地獄辭典」、「所羅門之匙」、「失樂園」等作品中都有相關記載,而後世基督教的七大罪中將阿斯摩太視為「色慾之罪」的代表惡魔。

    舊約次經多俾亞傳3:8小節記載:
    Because that she had been married to seven husbands, whom Asmodeus the evil spirit had killed, before they had lain with her. Dost thou not know, said they, that thou hast strangled thine husbands? thou hast had already seven husbands, neither wast thou named after any of them.
    粗略翻譯:因為她已經嫁過七個丈夫,但皆被邪靈阿斯摩太殺死了,就在他們交合之前,他們說道:「你不知道嗎?你已經害死你的丈夫。你已經有了七個丈夫,但卻從未有辦法冠上他們的姓。」

    舊約次經多俾亞傳8:2至3小節記載:
    And as he went, he remembered the words of Raphael, and took the ashes of the perfumes, and put the heart and the liver of the fish thereupon, and made a smoke therewith.
    The which smell when the evil spirit had smelled, he fled into the utmost parts of Egypt, and the angel bound him.
    粗略翻譯:當他過去時,他想起了天使拉斐爾說的話,接著他拿香料的灰燼與魚的心臟、肝臟混合在一起,並且將其拿去煙燻。當邪靈(阿斯摩太)聞到這個味道後,他飛走並逃到埃及的盡頭,接著就被天使束縛住了。

    多俾亞傳屬於天主教與東正教的舊約聖經內容,但普遍不收錄在新教徒(基督徒)的聖經中,因此經常視為次經而非正典,而次經屬於被認可的基督教文學作品,所以仍有參考價值,但不如正典聖經的正當性。

    「地獄辭典」中阿斯摩太被記載為跟薩麥爾一樣具有破壞性的惡魔,並且被用魚膽給驅逐,猶太人稱他為惡魔王子,形象為有著公牛、公羊、人的三顆頭、蛇尾、鵝腳、口吐燃燒的氣息,手持標槍與長矛,騎在一條龍背上,在地獄制度中屬於國王;「所羅門之匙」中阿斯摩太記載為所羅門王底下的第32柱惡魔,一位強大的國王,有公牛、公羊、人的三顆頭顱、蛇的尾巴、鵝的蹼足、吐著火焰騎在地獄巨龍的背上,背著旗幟與長矛,是阿瑪蒙力量的領袖,它會給予美德之戒,教導算數、風水與手工藝,還能讓男人隱形,以及可以指出被埋藏的寶藏並保護它們;「失樂園」第四章中講述阿斯摩太在多俾亞傳中被煙燻魚內臟趕跑後在埃及被天使束縛的故事,而第六章則是與另一個惡魔“亞得米勒”一同被提及,故事中表示阿斯摩太與亞得米勒被烏列爾與拉斐爾打敗。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阿斯摩太,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98%BF%E6%96%AF%E6%91%A9%E5%A4%AA

    阿斯摩太,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smodeus

    多俾亞傳,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A4%9A%E4%BF%BE%E4%BA%9E%E5%82%B3

    所羅門之匙(32柱魔神),相關網址
    https://www.sacred-texts.com/grim/bcm/bcm57.htm

    地獄辭典(阿斯莫德),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Asmod%C3%A9e

    失樂園(第四章160頁),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IV

    失樂園(第六章360頁),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Paradise_Lost_(1667)/Book_VI
  • 偽經所記載的惡魔:

    薩麥爾Sammeal

    偽經、後世文學中的死亡天使

    broken image

    薩麥爾


    薩麥爾Sammael(希伯來文סַמָּאֵל),又稱撒母耳,原意為「盲目的」,正典聖經中沒有其相關記載,而是記載於偽經以諾書與其他偽經作品,與其他墮天使、惡魔一同提及,在許多形象中類似於撒旦的存在,甚至曾直接被視為撒旦或彼列,而也有說法將其視為消滅惡人的天使,在原始猶太教的塔木德文獻中更是記載為死亡天使,是最具破壞性的天使,但依然是上帝的僕從,甚至有一說亞當與夏娃的墮落就是上帝指示薩麥爾執行的,更有一說是薩麥爾為惡魔之母莉莉絲的丈夫,「地獄辭典」中記載薩麥爾為鬼王,騎著蛇誘惑夏娃的存在,也是猶太教所稱的死亡天使,並等同於阿斯摩太。


    偽經以諾書中以Sêmîazâz之名提及薩麥爾,內文將其描述為守望天使的領導之一,並且帶領守望天使與人子之女交合,甚至讓所有守望天使領導一同開會認同與人類交合一事,因此產下了拿非利人,最終被大天使束縛關押,直到末日時投入火湖折磨(也有一說指這是天使沙利葉所為)。


    約在西元830年期間在義大利完成的聖經複述作品「皮爾克•德•拉比•埃利澤Pirkei De-Rabbi Eliezer」的第13章中描寫:薩麥爾是有著12翼翅膀的大天使,來到伊甸園化身成形似駱駝的外貌並騎在蛇身上,他知道亞當不會受他引誘,因此他誘惑夏娃去觸碰生命之樹,並讓夏娃看見他死亡天使的樣貌,再誘騙夏娃帶著禁果與亞當一同吃下,而薩麥爾最後被上帝懲罰,從天上的聖所被扔到地面上,而蛇斬去了手腳,並永世與人類子嗣為敵。


    Sammā'ēl,希伯來文是סַמָּאֵל,詞源意為「瞎眼」、「致盲的」,在猶太教傳統中薩麥爾是第五天堂的最高統治者,200萬天使所祀奉的七大天使之一,位居於第七天堂,而後世一些記載則描述薩麥爾是誘拐夏娃的蛇,甚至與夏娃交配生下該隱,也被認為是創世紀32章22-32小節記載中與雅各搏鬥的天使,而偽經「摩西死亡註釋Midrash Petirat Moshe」則描寫摩西死後在第七天堂看到薩麥爾,他的形象遠比其他天使高大,從皇冠到鞋底要花上五百年才能到達的高度,目光所及之處全是敬畏者,並且負責取走人類的靈魂(沒找到相關文獻資料),至今身份與善惡皆未定,有惡魔、撒旦之說,有死亡天使的描述,也有莉莉絲丈夫的說法,更有傳聞為了避免繼續生下惡魔而薩麥爾被上帝閹割之說,究竟是天使、墮天使還是惡魔各有說法,因此不得而知。


    詳細資訊可參考以下連結

    薩麥爾,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96%A9%E9%82%81%E7%88%BE


    薩麥爾,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amael


    地獄辭典(薩麥爾),法文維基資源

    https://fr.m.wikisource.org/wiki/Dictionnaire_infernal/6e_%C3%A9d.,_1863/Sama%C3%ABl


    以諾書(第六章提及),英文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The_Book_of_Enoch_(Charles)/Chapter_06


    雅各與天使摔角,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9B%85%E5%90%84%E8%88%87%E5%A4%A9%E4%BD%BF%E6%91%94%E8%B7%A4


    摩西死亡註釋,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idrash_Petirat_Moshe


    皮爾克•德•拉比•埃利澤,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Pirkei_De-Rabbi_Eliezer


    皮爾克•德•拉比•埃利澤,相關網址

    https://www.sefaria.org/Pirkei_DeRabbi_Eliezer.13?lang=bi

  • 聖經以外的惡魔:
    梅菲斯特費雷斯 Mephistopheles

    影視作品中最知名的惡魔

    broken image

                         梅菲斯特費雷斯

    梅菲斯特費雷斯Mephistopheles,最早是一位出現在16世紀文學作品《浮士德》裡的惡魔,作為惡魔的代表被浮士德所召喚出來,用魔法實現浮士德的願望,而最後收走了浮士德的靈魂,而後世許多影視、文學、創作中都有引用其名與形象。

    《浮士德》的大綱是一位名為浮士德的學者,他對於學者的生活感到無聊且乏味,在試圖自殺後他召喚了惡魔為了取得更多的知識與魔法,而惡魔派出了一位名為梅菲斯特費雷斯的惡魔作為代表為浮士德效力24年,而浮士德最終通過不懈努力被上帝拯救,而早期版本中最後浮士德被惡魔腐化靈魂並且被梅菲斯特收去了靈魂,讓他永遠為奴。

    一般來說梅菲斯特都被描寫成一個陰險狡詐的惡魔,而原著中梅菲斯特曾經變身成一隻捲毛小狗接近浮士德,而且在原著內梅菲斯特似乎是作為惡魔的勞工,但並非引誘他人墮落,而是負責去服務已經墮落的靈魂,並且最終將其靈魂回收至地獄。

    而在1911年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也有記載梅菲斯特的相關資料,其中表示梅菲斯特是地獄七大公之一,原先是代表木星的天使扎德基爾(Zadkiel),有著火熊的形象、另一個形象則是身著斗篷的白皙禿頭矮個,而其名字義解讀成「不愛光之者」。

    後世娛樂影視、遊戲、文學作品中都有引用梅菲斯特的形象或名字:
    《one Republic - love run out》的歌詞
    《暗黑破壞神》的仇恨之王墨菲斯托原型
    《Fate/Grand Order》作為從者出現
    《青之驅魔師》作為惡魔大公之一出場
    《黑執事》作為管家出現


    梅菲斯特費雷斯,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ephistopheles

    流行文化中的梅菲斯特,英文維基頁面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ephistopheles_in_the_arts_and_popular_culture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梅菲斯特),維基資源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1911_Encyclop%C3%A6dia_Britannica/Mephistopheles

    《浮士德》維基頁面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B5%AE%E5%A3%AB%E5%BE%B7

    《浮士德》歌劇原文內容,相關網站
    https://www.poetryintranslation.com/PITBR/German/FaustIScenesItoIII.php